一是建阵地。积极与上级对接协调,争取体育设施、体育场地支持,全力实现场地提升改造,通过“空转绿”“见缝插绿”等方式,拓宽体育场地,构建15分钟体育健身圈。目前,全县累计建成气排球、羽毛球、门球等运动场地和文体广场635个,农村和城区体育设施覆盖率分别达到86%和92.5%。
二是添技能。采取“教学演练+技能实操”模式,邀请县域专家开展柔力球、太极拳等项目培训,重点培养政府部门、乡镇、社区、老年大学等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骨干力量,实现“培训一人、带动一片”的倍增效应。2025年来,已开展柔力球、太极拳等项目骨干培训3期,参与培训达600余人次。
三是搭平台。完善全民健身活动体系,建立多层级、多主体协同的赛事组织机制,统筹政府、协会、社会力量形成办赛合力,提升体育活动吸引力与社会影响力,推动全民健身向纵深发展。2025年来,举办迎新春登山、三八妇女节气排球交流赛等活动30余次。
相关附件: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