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是一座城市重要的文化符号。近年来,华蓥市高度重视文化事业发展,坚持把全民阅读作为引领社会文明和倡导时代新风的大事来抓,持续加强阵地建设,扎实开展全民阅读活动,让书香充盈每一个角落,用阅读开启美好生活。
新“文化地标”
构建全民阅读“新高地”
步入华蓥市图书馆,一股浓郁的书香扑面而来。宽敞明亮的阅读空间内,琳琅满目的书籍整齐排列,读者们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或沉浸于文字的魅力,或思考着人生的哲理。这里,成为市民们心灵的栖息地,智慧的源泉。
“我很喜欢来这里,书籍种类丰富,环境舒适。”市民李先生说,“我是一名阅读爱好者,经常利用空闲时间来学习,在这里,我可以找到各种各样的书籍,满足我的阅读需求。”
得一寸天地,享一缕书香!推广全民阅读,打造阅读空间是基础。新建成的华蓥市图书馆于2022年9月正式开馆,建筑面积约6000平方米,阅览坐席318个,馆藏图书报刊23万余册,涵盖政治理论、文学、历史、健康和少儿等领域。
“截至目前,华蓥市图书馆新办理图书证9000余张,接待各类读者约33万人次。设有多个功能阅览室,从曾经功能单一的公共服务设施,转变为集多功能于一体的文化综合体,成为华蓥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阵地。”华蓥市图书馆馆长叶元林介绍说。
为满足市民越来越个性化、多元化的文化需求,华蓥市还通过举办做大做优“学红岩魂·育红岩人”红色文化宣传推广阅读品牌,开展“读红军故事,做红军传人”有奖征文活动;推进“书香华蓥·唯美阅读”进校园活动、“阅无限·向未来馆校合作”等活动,通过图书馆网站、微信公众号、阅读小程序等平台,定期发布新书推荐、阅读指导等信息,引导广大市民扩大线上线下阅读需求。
如今,这里不仅是市民们借阅书籍的场所,更是文化交流的平台,为城市的文化软实力注入了新的活力。
依托文明实践阵地
让乡村也有“诗与远方”
如果说图书馆是城市之光,那么分布在村落、社区的农家书屋、自助图书馆等阅读场地就是书香华蓥的点睛之笔。
庆华镇黄桷村是华蓥偏远的一个乡村,在该村的农家书屋内,内容丰富、种类齐全的书籍整齐地陈列在书柜上,村民们围坐在一起看书学习、相互讨论。
今年75岁的王伸学老人是这里的常客,尤其爱看《庄稼医生》。
“农闲时间就在这里看书学习了许多经验,原来种植是凭经验,农作物长得也不好,现在我根据书上的知识进行科学种植,农作物长势优良,可以卖上好的价格。 ”
据悉,为进一步满足农民群众读书看报的精神文化需要,提升农家书屋服务效能,这两年,在华蓥市文广旅局、华蓥市图书馆等部门的帮助下,该村图书室更新了图书资源,配备了电脑等,进一步改善了读书环境,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阅读需求。
“我们图书室现在藏书有2000余册,有诗集、名著、小说、工具类书籍等,不仅让读书、看报、学习文化知识成为基层群众生活中的一部分,还解决了农村留守儿童课外学习和假期安全问题,丰富青少年课外生活。”黄桷村党委书记荣晓光如是说道。
农家书屋是打通群众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阵地,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精神粮仓”。近年来,华蓥市大力推进农家书屋建设,依托华蓥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点),进一步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并广泛开展全民阅读系列活动,通过流动书柜、亲子共读等志愿服务线上线下活动,带动农家书屋建设,丰富农村百姓的精神食粮。
目前,华蓥市已建成13个图书馆分馆和107个村(社区)图书阅览室服务点,实现了市、镇、村三级联网运行和资源共享。通过不断完善市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将“15分钟阅读圈”延伸至老百姓的“家门口”。
最是文化润人心,最是书香能致远。如今,在华蓥这片土地上,“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和文化自觉。
接下来,华蓥将坚持深耕书香城市建设,扎实推进全民阅读,让崇尚阅读、热爱阅读成为生活新时尚,让脉脉书香成为华蓥城市文化新底色。
相关附件: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