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第15委员小组(邻水县):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提升政务服务水平的建议》(第055号提案)收悉。经商市营商环境局,现答复如下:加强数字政府建设是创新政府治理理念和方式、形成数字治理新格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对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意义重大。在推进过程中,确实存在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基础建设水平不高、本地数字人才缺乏等问题。近年来,我市在推动数字政府建设中,具体做了以下工作。
一、强化规划引领,坚持整体推进2022年,为统筹推进全市数字政府建设,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发〔2022〕14号)、《四川省“十四五”数字政府建设规划》(川府发〔2021〕24号)、《广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广安府发〔2021〕7号)等,市政府编制发布了《广安市“十四五”数字政府建设规划》(广安府发〔2022〕25号)(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到2025年,数字政府建设统筹协调机制健全完善,政府数字化履职能力、运行规则以及数据资源、平台支撑、安全保障等数字政府体系框架基本形成,数据汇聚、态势感知、智能分析、综合决策、应急指挥等大数据资源调度高效运行,数字政府引领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生态作用明显增强,数字政府治理和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一)强化资金保障。按照分级保障原则,将数字政府建设项目纳入同级政府预算,切实加强数字政府建设资金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绩效。建立政府引导、社会投入的数字政府建设投融资机制,通过市场化手段积极引导带动各类社会资本投入,提高建设运营和管理服务水平,保障其可持续发展。2023年,广安金瑞建设有限责任公司通过企业专项债方式投建广安市民服务中心项目,有效提升了我市政务信息化能力。
(二)开展数据治理。2021年开始,我市以全省开展“一网通办”能力巩固提升专项行广安市数据局关于政协广安市第六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055号提案答复的函动为契机,实施数据大会战,按需归集个人、法人等数据。截至2024年6月底,已建成人口、法人等基础库,经治理融合,形成人口数据300余万条、法人数据约40万条,有效支撑企业群众办事需要。
(三)规范业务体系。全市各级政务部门通过省政务一体化平台开展政务服务,实现了政务服务统一申报、统一受理、集中办理、统一反馈和全流程监督。目前,全市各级各部门在省政务一体化平台共认领并发布事项43207项,在四川政务服务网广安分站点、天府通办APP广安分站点公布办事指南。办事企业群众可通过四川政务服务网、天府通办APP查看办事指南并在线申请,实时查看办件进度和办件结果,办结后可对办件进行“好差评”。
二、强化统筹协调,坚持共建共享
(一)建立部门协同机制。全市各级政务服务大厅逐步整合部门单设办事窗口,设置无差别或分领域综合窗口,形成“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工作模式,建立完善综合窗口工作人员和后台审批人员协同联动机制;设置综合咨询窗口、帮办代办窗口、“跨区域通办”窗口、“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等,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业务咨询、申报辅导、沟通协调等服务。推行帮办代办、引导教办等线下服务,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更多便利化、多样化、个性化的线下服务,尽最大努力满足群众各类办事需求。目前,我市已建立进驻事项负面清单制度,除场地限制或涉及国家秘密等情形外,原则上政务服务事项均应纳入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理且实质运行。
(二)推进数据有序共享。2022年,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广安市建立健全政务数据共享协调机制加快推进数据有序共享工作方案》(广安府办发〔2022〕12号),有效提升政务数据共享管理服务水平,建立了高效的政务数据供需对接机制,编制了政务数据共享责任清单,提高了共享数据应用水平。目前,全市共发布政务数据共享目录13230个,归集资源数据8.1亿条,为19个政务部门提供数据共享服务。
(三)开展数据共享考核评价。按照《广安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实施细则(暂行)》(广安府发〔2021〕4号)要求,建立政务数据共享开放考核评价制度,围绕队伍建设、数据目录编制、资源挂接、数据申请使用等情况进行评价,印发《广安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开放工作月报》24期,发布年度考核评价结果,并将考评结果纳入目标绩效考评。
三、强化务实管用,坚持示范带动
(一)建设涉企服务场景。围绕“一件事服务”,以优化企业服务为切入点,依托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梳理涉企一件事主体服务场景,制作详细图解和办事指南,现已建成员工录用、涉企不动产登记、企业开办等一件事服务场景。
(二)拓宽电子证照应用领域。依托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归集全市电子证照数据,截至6月底,已归集企业和群众常用高频电子证照216类204525张。推动电子证照在政务服务平台共享调用,实现营业执照、驾驶证、身份证等54类常用电子证照在政务服务领域的“亮证”应用。
(三)推动川渝两地电子证照互认。2022年10月,川渝两地联合印发《第一批川渝电子证照亮证互认实施清单》,目前我市已实现机动车驾驶证、律师执业证、社保卡、图书馆借书证等20类电子证照川渝两地亮证互认,为企业群众提供更快捷、更高效的服务体验。
四、强化人才支撑,坚持引育结合
(一)建立首席数据官制度。2021年12月,出台《广安市首席数据官制度实施方案》(广安府办发〔2021〕35号),在全市政务部门设立首席数据官,着力打造“懂业务、懂技术、懂管理”的复合型数据资源管理人才队伍。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和运行,通过集中培训、线上培训、专家授课等方式,不断提高各地各部门数据人才业务水平和专业技能。
(二)组建专业的数据人才队伍。机构改革后,广安市本级形成了“一局一中心一公司”架构体系,“一局”即市数据局、“一中心”即市大数据中心、“一公司”即广投大数据集团公司,各县(市、区)成立数据局,通过高层次人才引进、面向社会招考等方式招引优秀人才,壮大我市数字人才队伍。
(三)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结合我市数字经济产业发展需要,建设广安数字经济职业学院,设置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大数据与会计、智慧旅游技术应用、现代农业经济管理、农村电子商务等专业,预计2025年开始招生,将为我市培育一批本地数字经济人才。数字政府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久久为功、持续用力,下一步,市数据局将会同相关部门,共同推进《规划》的落实,不断优化运行机制,发挥数据要素关键作用,努力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一是推进数字广安治理中心建设,实体运行市民服务中心,实现城乡数据“一网通用”、城市运行“一网通管”、公共服务“一网通享”,提升数字赋能支撑能力。二是规范政务服务建设,梳理服务事项,精简网上办理流程,围绕企业、个人需求搭建应用场景,提升办事体验满意度。三是推进电子证照、电子印章在多领域共享应用,实现更多电子证照在川渝两地亮证互认。感谢你们对我市数字政府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你们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安市数据局
2024年7月18日
相关附件: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