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卫东、易佑文、雷晓琴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广安市城区管线统一规范入地的建议》(第1068号)收悉。我局高度重视,立即组织相关部门研究会商。经研究,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强规划统筹。管线入地存在涉及管线单位多、入地费用大、协调难度大等困难和问题。市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应牵头做好规划、统筹协调。在城区现有道路的改造中,结合城区雨污分流、河岸提质整治、城市旧改工程将“水、电、气、电缆、光缆”入地进行高标准科学规划”的建议。
2023年5月,我市启动对西溪、平安、中桥片区等老旧片区雨污分流改造工作,计划2025年6月底前完工,彻底解决老旧片区雨污管网破损、渗漏、混排等问题。在道路和管网综合改造施工前,我局充分征求了相关管线单位意见,提前预留了地下管线通道,并要求各管线单位提前谋划、同步实施,在雨污分流改造工作完成后,立即开展水、电、气、电缆、光缆等管线入地改造工作,并提出新建道路五年内原则上不得开挖的要求,避免“拉链马路”现象。目前,西溪片区道路管网综合整治工程已基本完工,即将对该片区实施架空线路入地改造工作。其他片区道路管网综合整治及架空线路入地改造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
二、关于“认真组织实施。加强调研,摸清城区管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在统一规划下,认真组织实施,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管线改造工作的投入,先易后难,列出时间表,有计划地完成城区管线入地工作”的建议。
已启动西溪、平安、中桥片区等三大片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到位专项资金1.4亿元(其中,中省资金0.2亿元,专项国债1.2亿元)。接下来,我局将加大向上汇报争取力度,积极争取各类中省补助资金,推进其余老旧片区管线改造工作。已将长乐片区雨污改造工程、西溪河右岸(摩尔春天一侧)污水管网改造工程纳入下一步城建工作重点,在实施这些项目的同时预留地下管线通道,分期分步实施老旧管网改造、架空线入地等工作。
三、关于“强化部门单位配合。管理部门要加强联系,加强对各专营管线单位的管理和沟通协调,推动管线入地工作的重要事项和难点问题的解决,指导推进管线入地工作顺利开展”的建议。
我局在安排实施重大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时,均向市级相关部门以及涉及的企事业单位、社区居委会、门市商户代表等征求意见,并将其意见综合考虑到施工设计图中。为确保地下管线、地下构筑物的安全,施工前均邀请第三方勘察机构开展地勘和管网探测。建设过程中邀请市级相关部门及各个管线单位现场踏勘,提前标明地下管线方位,做好管线保护方案,小断面开挖管线区域,共同监督管线预留通道的质量安全,确保管线入地工作顺利开展。
四、关于“加大监管工作力度。一是加强质量管控,建立征收质量保证金制度。相关部门或单位在埋设管线工程开工前,缴纳一定数量的质量保证金,对管线埋设后因质量问题或规划设计原因未达到规定质量、规定年限又重复施工的,罚没其质量保证金。同时,对质量问题严重的纳入信用管理,扣减其信用分,纳入“黑名单”。二是加强管线地下工程安全风险管控,提高地下管线工程安全管理水平,对未经审批即动工的项目部门,加大查处力度”的建议。
我局根据《城市道路管理条例》《城市道路占用挖掘收费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明确城市道路占用费收费标准有关问题的通知》(川建行规〔2024〕3号)等规定,制定了道路开挖审批流程,并严格审批管线开挖单位施工方案,按规定收取质量保证金,对管线埋设后的道路恢复质量严格把关。下一步,我局将会同各管线主管部门,进一步严格道路开挖审批、做好项目现场管理、严控完工回填质量,避免出现重复开挖等问题。同时,我局正在开展地下管线GIS监控平台建设,建成后,将运用高清监控摄像头、无人飞机、人工AI智能监控等技术手段,实时实地监控地下管线运行情况,有效保障城市生命线运行安全。
感谢你们对住房城乡建设工作的关心、理解和支持,欢迎您一如既往对我们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4年7月3日
相关附件: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