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主题分类 商贸、海关、旅游
  • 发布机构 广安市商务局
  • 成文日期 2025-02-26
  • 发布日期 2025-02-26
  • 文号 广市服领发〔2024〕1号
  • 有效性

广安市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关于建设重庆都市圈北部消费副中心的实施意见

发布日期:2025-02-26 21:04 来源:广安市商务局 访问量:
【字体: 打印

各县(市、区)党委和人民政府,广安经开区、川渝高竹新区党工委和管委会,市直有关部门:

为认真贯彻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第九次会议和市委六届九次全会精神,推动2024年市政府工作报告关于“打造重庆都市圈北部消费副中心”部署要求落地落实,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加快建设消费副中心,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市委六届九次全会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机遇,深入实施“四大战略”,牢牢把握“五个重大”要求,坚持“加压奋进、量质齐升、聚力成势”工作取向,全面融入重庆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规划布局,瞄准重庆和川东北区域巨大消费市场,按照“挖掘特色、错位发展、精准补充”的理念,打造高品质消费场景,营造沉浸式消费体验,扩大优质化消费供给,切实增强广安对重庆和川东北地区消费人群吸引力,努力将广安打造成为重庆都市圈北部消费副中心。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全域规划、重点突破。围绕消费新趋势、新需求,全域规划布局多元消费场景、消费业态,聚力主攻“一核两圈三带四特五极”消费新载体、新阵地,实现区域空间布局整体优化、功能体系整体完善、发展能级整体提升。

——坚持发挥优势、彰显特色。立足山水景观、文化禀赋等优势资源,找准广安在重庆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功能定位和差异优势,因地制宜打造一批品质一流、特色鲜明、令人向往的消费新场景,在错位发展中提升整体竞争力。

——坚持深度融入、联动发展。积极融入重庆消费市场、嵌入重庆消费链条,多渠道宣传推介广安消费新场景,主动承接重庆消费需求外溢,推动消费市场双向互补、联动互进,拓展消费新空间、新市场、新赛道。

(三)发展目标

力争通过5年努力,以邓小平故里景区为核心,以思源广场、吾悦广场两个消费圈为重点,以渠江、西溪河、神龙山三个示范带为支撑,以特色餐饮、特色文体、特色乡村、特色康养为代表,以除主城区外的五个县(市、区)为联动的“一核两圈三带四特五极”消费格局基本形成。到2028年,改造提升核心商圈6个以上,提档升级商业街区或步行街10条以上,打造商文旅农融合高品质消费新场景20个以上,引进品质首店100家以上,服务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实现千亿突破,初步建成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享誉川渝的高品质生态生活宜居地、具有独特影响力的美食品鉴地,全面建成立足广安、融入重庆都市圈、联通成渝经济圈、辐射川东渝北地区的重庆都市圈北部消费副中心。

二、重点任务

(一)做精“一核”,打造外来消费首选地。支持以邓小平故里景区为核心,串联协兴老街、牌坊新村、乐活城等关联区域,合力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实现以旅聚业、以旅兴商。到2028年,邓小平故居景区及周边游客年均增长15%

积极丰富市场供给。提质邓小平故里景区核心区品质及配套服务,打造牌坊新村消费新场景,丰富协兴老街内涵,整体重塑乐活城商文旅新业态,建设运营牌坊村建川博物馆聚落,努力培育吸引全球消费者的国际消费目的地核心承载区。

互动拓展业态空间。加强对邓小平故里景区及周边区域整体串联、互动协同,优化布局餐饮、住(民)宿、娱乐、文化、运动、健康等消费业态,着力构建品质高端、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特色彰显的消费空间版图,不断增强对国际国内消费人群的吸引力。

(二)做旺“两圈”,打造城市消费集聚地。支持以思源广场、吾悦广场为中心,打造川东渝北人气最高、商气最浓、品质最优的两个消费圈。到2028年,邓小平故里景区游客入城消费率达30%以上。

提档升级思源广场消费圈。讲好思源广场“饮水思源”故事,丰富灯光秀、无人机表演、文艺演出、商业业态等内涵,协同串联渠江滨江路景观、演艺,吸引邓小平故里景区大量游客入城观赏、消费、过夜。改造提升广惠街片区特色商业街区,做好思源大道绿化带配套商业的规划布点、沿线现有品牌专卖店和重点商场品质提升及新业态引进;积极引进业主或商管公司,努力盘活周边闲置商业资源。支持一品天下·广安里联动文庙、渠江等资源,打造商旅文一体的城市新IP

高品质打造吾悦广场消费圈。支持吾悦广场发挥核心商圈与特色商业街区载体功能,积极发展首店经济、引进首发品牌,丰富高品质消费供给。推动吾悦·新印巷、华冠金街和河堰路片区等商业街区错位协同、规范提质发展,联动打造富有烟火气息的餐饮消费集聚区。同时,推进加德天街与吾悦广场按照功能互补、业态互促原则,优化提升餐饮、住宿、购物等配套服务,在更大范围、更广空间吸引消费群体,共同建设重庆都市圈北部地区具有明显影响力的城市商业中心。

(三)做靓“三带”,打造品质消费承载地。依托西溪河、渠江、神龙山“三带”,沿河、沿江、沿山精耕细作,充分考量在地居民“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新消费群体和外来人员等消费需求,布局串联消费场景,打造重庆都市圈北部最靓丽、最迷人、最耀眼的“明珠”。

精心打造西溪河沿线。重点做好西溪河沿线文博公园、艺术工坊、城市印象、长影叠瀑、亲水峡谷、望江忆故等14个新增节点景观打造,聚焦年轻一代消费群体新需求,植入一批策展式、沉浸式、体验式消费场景,策划一批热度高、受众广、特色明的网红“爆点”

升级打造渠江沿线。立足渠江水资源禀赋,做足“水文章”,引进一批互动性强的新产品,培育融运动、潮玩、文化等要素于一体的“消费+”模式。升级改造渠江滨江路历史文化长廊、白塔公园等节点,融合校园经济,释放渠江滨江路消费新活力。积极发展“过江”经济,规划建设奎阁中央公园及渠江东岸生态带项目,有序完善奎阁半岛至广安港沿线景观景点、商业设施;精心提升渠江云谷片区,发展运营游乐、民宿、会议(宴会)中心等特色业态和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将渠江云谷片区建设成为集聚人流、物流的区域性特色商业中心。

统筹打造神龙山沿线。充分利用神龙山优美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历史人文风貌,整体谋划布局神龙山及周边区域开发运营,合理配置公共服务、商业配套等设施,丰富“夜购、夜食、夜游、夜赏、夜宿”夜经济新业态,将神龙山打造为“瞰城区全景、观万家灯火、品特色美食”的主城至高点,将“夜美广安”打造成川渝两地知名的夜经济品牌。

(四)做优“四特”,打造特色消费目的地。积极发挥资源和地理优势,打造集特色餐饮、特色文体、特色乡村、特色康养为一体的川渝多元消费集合体。

提升特色餐饮消费。用好“香约广安”城市餐饮品牌,持续推广中华美食汇、味美四川、天府旅游名菜评选的优秀菜品及特色小吃。做实第六届世界川菜大会川菜高质量发展种子工程,联动重庆深度挖掘川渝美食文化、开发特色菜品,打造特色美食体验区。支持渝广两地餐饮行业常态化开展交流,轮流举办美食节、品鉴会等活动。推动“互联网+餐饮”发展,支持餐饮行业协会牵头打造餐饮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支持餐饮骨干企业推广应用“原料基地+加工企业+销售平台”“种养殖基地+中央厨房+冷链物流+餐饮门店”等新模式。加快推进预制菜基地建设,积极融入重庆预制菜产业链。

激活特色文体消费。办好华蓥山旅游文化节、红色马拉松等节会赛事活动,提升品牌影响力。办好武胜县龙舟文化赛事活动,叠加多种消费场景,让“龙舟经济”蔓延至岸上。做好川渝广安共享体育基地、川渝(广安)教育协同发展实验基地、广安数字经济学院等文体基础设施的运营策划,繁荣文体消费市场。借助四川省第十五届运动会、第十二届中国曲艺节在广安举行的契机,完善各类文化体育设施、场馆,促进健身训练、文化体验等参与性消费,掀起全民文体消费热潮。在华蓥山等有条件的景区景点,建设露营、徒步、攀岩等场所,积极发展户外活动,吸引川渝户外运动爱好者来广安消费。整合“伟人故里”“红岩精神”“三线建设”等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串联渣滓洞、白公馆等重庆红色旅游景区,打造中国西部红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整合嘉陵江、渠江沿线旅游资源,联动磁器口古镇、洪崖洞等生态文化旅游资源,打造嘉陵江生态文化旅游区和川渝乡村微度假首选地。探索渝广文旅资源联合开发运营机制,协同开展文旅宣传推广,携手培育区域文旅品牌。

挖掘特色乡村消费。推进环主城区产城景融合发展示范带和川渝高竹新区乡村振兴示范片建设,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积极打造广安主城区、重庆地区消费后花园。依托岳池农家生态文化旅游区、武胜白坪飞龙乡村旅游度假区、“溪贤山舍”“浔栖江南”“起风小院”“梨香花海”等度假地和特色小院,打造更有人情味、更有记忆点的特色餐饮、民宿精品。推出对成渝地区具有吸引力的“周末游”“节假日游”产品,鼓励有基础有条件的农地、养殖场地,推出共享农庄、采摘果园、主题花园等农事体验业态,带动特色生态农副产品销售,丰富游客“后备箱”和市民“餐桌”。选择水域面积宽、水体质量优、水岸环境好的湖库,将其打造成川渝地区休闲垂钓基地,定期举办川渝等地钓鱼大赛,延伸渔具、餐饮、住宿、露营等垂钓消费产业。

延展特色康养消费。充分利用华蓥山优美的自然风光、独特的温差优势和佛教圣地的特殊地位,加快推进太阳坪康养旅游度假区、华蓥山精品民宿组团、四方山康养旅游度假区等项目建设,加快四方山锶泉、铜锣山温泉开发,打造高品质生活生态康养度假旅游产业集群,把广安建成重庆都市圈市民避暑度假、休闲康养重要目的地。依托“西部医药健康城”着力构建“药、医、养、食、游”全产业链相融互动的产业格局,聚焦生物医药、医疗健康、医药商贸等重点领域,培育和引进一批健康产业领域知名产品和企业。围绕社区养老服务推动银发经济发展,重点培养一批连锁化、品牌化、专业化的为老服务社会组织和企业,支持“賨州姐妹”“好姐妹”等品牌扩大重庆居家养老服务市场占有率。到2028年,重庆到广安康养体验消费人数突破50万人次。

(五)做活“五极”,打造县域消费主阵地。围绕“华蓥山上居”“嘉陵江畔游”“中国曲艺之乡”、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等品牌深耕细作,形成“一县一主打、一地一特色”的文商旅消费新热点。前锋区立足轻纺服装、家居建材等消费品制造业,桂兴羊肉、青花椒、手撕鸡等特色农产品,打造重庆生活物资补给站。华蓥市立足生态避暑休闲、红色文化、三线军工、渠江画廊等特有资源,联合重庆共推精品文旅线路,打造重庆康养旅游“后花园”。岳池县立足中国曲艺百花园、城东商业综合体等项目积极打造环龙湖商圈,用好中国曲艺之乡名片,打造巴蜀曲艺文化消费目的地。武胜县立足川渝火锅产业配套,围绕火锅产业园推动建设“三基地”(原料生产、产品加工、品牌推广)、“三中心”(产品研发、冷链仓储、交易集散)、“一街区”(火锅美食文化街),打造川渝火锅全产业消费集聚地。邻水县立足生态优势、人文禀赋,坚持优势互补、错位发展,从区域优势资源入手,加快推进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一廊一副两区”建设,打造“脐橙+”产业环线,办好五华山大丽花节、“走进重庆·逐梦双城”、明月山臻品博览会等邻渝大型农文商游交流、宣传活动,打造重庆都市近郊消费首选地。

紧扣“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主动承接重庆民生保供产品基地建设,推动广安“华蓥山”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进入重庆市场。探索与重庆重要电商平台建立合作机制,借力推动广安本地产品外销及本土平台提质升级。主动承接重庆外迁市场,吸引大宗商品消费落户广安。积极参与中新项目(重庆)、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国际重大项目合作,充分发挥重庆都市圈北大门和广安本地仓储成本低、面积大等优势,开拓空铁水联运新模式,降低商品采购成本,大规模引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特色商品在广安聚集,将广安打造为川东渝北区域物流集散中心。用好广安跨境电商产业园,推动本地企业实现海外渠道创建和贸易订单转化,实现“广安造”“全球卖”。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负责统筹重庆都市圈北部消费副中心建设,制定年度任务清单,明确各地各部门职责任务,及时协调解决推进中的重大事项和问题。各地各部门要围绕目标任务,按照职责分工,细化落实过硬举措,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

(二)健全工作机制。主动对接争取重庆方面支持,建立定期渝广商务部门对接机制,共办重大活动、共推对外开放、共育重点产业等机制,促进渝广一体化发展。建立重庆都市圈北部消费副中心建设例会制度,定期调度工作落实情况,推动重点工作落地落实。

(三)加大宣传力度。主动衔接川渝两地主流媒体、网络新媒体进行宣传推介,积极融入“巴蜀消费”全球营销推广渠道。持续开展“渝见广货”广安好物进重庆系列消费促进活动,打造渝广消费专属IP。积极推动渝广毗邻城市在消费领域的资源互通和合作交流,不断扩大广安在“巴蜀消费”中的影响力。

(四)强化项目支撑。积极向上对接争取,适时出台相关配套支持政策,撬动社会资本参与消费场景打造。争取广安整体纳入重庆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打造,争创国家级现代商贸流通示范市,支持岳池县、邻水县等争取省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顺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趋势,积极谋划发展低空经济、通航产业等新项目、新业态。

(五)夯实发展保障。各级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加大对消费领域支持力度,重点支持消费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增强消费领域金融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加大消费信贷投放力度。围绕促进消费转型升级抓招商引资,加快推动重大项目招引及建设。加快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加大力度保障重点消费项目土地等要素供给。

广安市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

2024722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添加收藏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