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区)党委和人民政府,广安经开区、川渝高竹新区党工委和管委会,市直有关部门:
为认真贯彻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第九次会议和市委六届九次全会精神,推动2024年市政府工作报告关于“打造重庆都市圈北部物流副中心”部署要求落地落实,综合比较分析广安在重庆北部地区物流发展的优势和短板,现就加快建设重庆都市圈北部物流副中心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中省市关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机遇,深入实施“四大战略”,牢牢把握“五个重大”要求,坚持“加压奋进、量质齐升、聚力成势”工作取向,紧紧围绕重庆打造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内陆开放综合枢纽的定位,根据重庆物流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立足广安产业需求,针对广安化工、装备制造等物流需求量大、时效要求相对较弱的特点,充分发挥公铁水联运优势,着力降低物流成本;借力重庆物流资源,引入综合性物流服务商,通过重庆连接长江中下游、渝新欧班列和西部陆海新通道,打通广安产品北上南下东出通道;发挥现有物流园区枢纽优势,推动建设一批专业商品市场,提升供应链综合服务能力,形成辐射川东渝北的商品交易中枢,加快建设既深度融入重庆又自成体系的重庆都市圈北部物流副中心。
(二)基本原则
——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充分发挥政府在规划指引和政策支持等方面的引导作用,激发市场主体把握市场规律、抢抓发展机遇,借势借力做大做强物流发展“大文章”。
——统筹规划、协同推进。统筹规划建设与重庆快速通联的“大动脉”及市内互联互通的交通网络,结合产业发展需求,科学布局物流园区,构建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循环发展的物流服务体系,实现物流网络高效联通。
——数字赋能、降本增效。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慧化建设,提升物流企业管理水平,畅通信息交流共享渠道,有效帮助各类企业发展降本增效。
(三)发展目标
力争通过3至5年努力,将广安建设成为重庆北部地区紧密连接“长江黄金水道”“一带一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区域综合枢纽,基本建成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功能齐全、绿色高效的现代物流体系,实现物流业与制造、商贸、农业等产业深度融合,有力夯实重庆都市圈北部物流副中心基础。到2028年,培育百亿级物流园区2个,引进、培育国家5A级物流企业1家,国家2A级及以上物流企业10家以上。全市货物年运输量达4500万吨,多式联运货运量年均增长20%以上,港口吞吐量达350万吨,快递业务量年增长10%以上;力争成功申建保税物流中心和以铁水联运为主的多式联运综合物流枢纽,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网络支撑体系不断完善。
二、重点任务
(一)打通物流通道
加快推动公铁水空物流通道建设,构建广渝一体、外畅内联的多层次物流通道体系。兴公路:积极争取规划建设渝广同城大道、武潼快速通道、岳合快速通道等连接重庆的“大动脉”跨省通道,实现公路通道与重庆高效通联。在市内现有快速通道基础上,加快推进华蓥山隧道及引道工程等项目建设,调整优化广安港、前锋铁路货场、广安东站、广安机场等点对点快速通道,实现区域内重要节点“次动脉”快速互连互通。攻铁路:加快推进广安港与前锋、华蓥的铁路连接线研究论证,围绕港口、铁路货场、物流园区,积极争取铁路专用线连接,谋划建设广安港、广安站、广安南站和广安机场之间的铁路专用线,充分释放水运港口、火车站和机场的物流运输潜能,实现铁水空运输联动发展。启动广安南站货运枢纽建设,提高大宗绿色食品、粮油、建材等生活型货物周转及综合运输效率,降低社会物流成本。加快建设西渝高铁广安段,确保2028年底建成。规划建设渝北至广安城际铁路,快速拉近广安与重庆距离。加快推进南充至广安铁路前期工作,力争2025年开工建设,2028年底建成通车,实现广安至成都1.5小时内到达。加快广涪柳铁路建设,推动广安全面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和中欧班列运输线。畅水路:努力争取重庆破解井口、草街等航道节点瓶颈制约,共建高等级航道,提升航道、港口、船只通行能力。改造提升凉滩电站枢纽、四九滩电站枢纽,整治凉滩至四九滩段航道,力争打通渠江上游达州经广安到重庆水路运输通道。推动广安港与重庆果园港、长寿港等联动,充分发挥广安港在“四江六港”中川东北物流枢纽作用。突航空:加快推进广安机场建设,加强与重庆江北机场联动,依托广安机场大力发展低空经济。完善保税物流、航空货运等物流功能和飞机维修保养等机务服务功能,做强“枢纽经济+临空经济”。围绕重庆打造覆盖西部的航空物流集散分拨中心,争取开通广安至全国航空货运枢纽航线,积极参与成渝两地共建区域航空网络。加快建设邻水通用机场,完善快递物流、航空货运等功能,为广安低空经济整体发展提升提供配套服务。
(二)建设物流园区
统筹布局物流通道沿线专业物流园区,提升物流要素配置和服务能力,打造各具特色的物流产业发展走廊。
1. 打造区域综合物流园区。利用广安港现有基础和条件,联动前锋商贸物流园和华蓥高兴物流园,打造服务重庆都市圈北部和川东北产业发展区域综合物流枢纽。广安港围绕建设多式联运综合物流园,重点建设广安保税物流中心、广安跨境公路运输集结中心、川东北地区大宗物资集结中心三大综合物流功能中心,努力将广安港打造成为广安重要物资仓储、装卸、转运、集散核心物流中心。到2028年,广安港港口建设4个1000吨级多用途泊位、1个散货泊位,1个液货泊位,货物吞吐量达5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20000标箱,引进或培育国家5A级物流企业1家。前锋商贸物流园依托便捷的铁路货运,围绕纺织鞋服、装备制造、能源建材、粮油食品等产业,全力建设前锋国际铁路港,推动传统仓储物流向冷链、多式联运和加工贸易等现代物流方向转变,高效融入渝新欧、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北上”“南下”国际铁路交通体系,提升广安班列通道服务能级,打造川东渝北大宗物资战略储备和贸易集散地。到2028年,铁路货物年运输量达1000万吨。华蓥高兴物流园重点发挥铁路物流节点的区位优势,以煤炭储运为主,路面材料、智慧公铁物流和能源保障等为辅,面向重庆做足煤炭供应文章,全力打造全国二级铁路物流基地、川东渝北地区千万吨级的综合性大型货场,到2028年,物流园铁路货物年运输量达470万吨,其中,静态出煤量达140万吨,年周转能力1000万吨以上。
2. 配套专业生产型物流园区。各地根据产业发展实际,通过新建或利用现有资产配建物流园区为服务本地产业发展,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广安经开区依托化工产业基础,引进企业新建或配建化工物流中心,为广安经开区化工企业提供仓储、运输等配套服务,同时串联前锋和重庆化工、新材料等产业核心区,形成化工产业专业化仓储和运输物流服务体系,并加强与重庆长寿区化工园区协同联动,为重庆提供天然气及石油化工原材料储运等服务,补链重庆化工产业原材料供应环节。邻水县聚焦重庆汽车、摩托车制造产业,着力构建汽车零部件生产、加工、仓储、物流、金融供应全产业链,优化汽车零部件生产仓储、运输等服务,通过邻水—渝北快速物流通道深度连接重庆市汽车、摩托车主机厂核心产区,打造成为重庆汽摩产业的原料库和零配件库,吸引重庆汽摩配件产业更多向广安延链布局,促进渝广两地产业链融合发展。岳池县依托生物医药产业基础,配套生物医药物流中心,完善生物医药产业专业化仓储和运输物流服务体系,加强与重庆医药产业聚集区资源共享,推动成渝两地生物医药产业向广安延伸,加快形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物医药产业高地。武胜县依托渝新欧铁路武胜站的交通区位优势,积极争取开通铁路货运站点,发展公铁一体化多式联运,配合重庆开展粮食、钢材、木材等大宗物资集散业务,吸引重庆及周边地区在武胜开展仓储、接驳、转运进出货物等业务。
3. 打造生活型物流园区。主城区依托枣山园区区位优势和商贸设施基础,统筹利用烟草、盐业、粮食等仓储设施及智慧物流园、临港大市场等流通市场,规划建设货运停车场、物资装卸仓等配套设施,打造更多现代化、规范化生活性仓储、中转设施,进一步突出枣山园区为主城区的商场、超市、餐饮等场所提供运输仓储、中转派送服务功能。推动整合广安申通、圆通、中通、韵达、极兔、京东物流等快递货运资源,打造集生活物资供给、农产品交易、快递周转等功能于一体的物资中转站,提升统供统配专业化服务水平,进一步强化与重庆生活型物流园区合作,为重庆生活物资供给提供补充和配套服务。各县(市、区)立足本地实际,整合利用现有资源打造生活型物流园区,为本地的商场、超市、餐饮等场所提供运输仓储、中转派送服务,统筹利用乡镇客运中心、配送中心、村级邮政快递服务站点等,加快完善县乡村电子商务和快递物流配送网络,形成以现代化立体仓库统供统配中心、乡村物流配送网络为载体的物流体系,推动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畅通农产品上行和工业品下行双循环。
(三)做实基础支撑
1. 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整合现有的公路、水路、铁路货运量,探索更灵活的集拼集运模式,推动公水、公铁、公铁水多式联运发展。鼓励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港口航运等企业向多式联运经营人转型发展,积极引进大型多式联运承运企业及第四方物流企业,推动多式联运物流服务商和专业化供应链服务商的发展。整合物流资源,打造供应链生态圈,构建高效的产供存运销配全链条一体化物流体系,为广安市的企业提供定制化的供应链解决方案,降低物流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构建无缝连接发货人、承运人及收货人的业务协同平台,提高物流运行效率,降低区域物流整体成本。
2. 培育专业化市场主体。加强与知名物流企业特别是全球100强和国内100强物流企业对接,积极引进知名物流企业入驻广安,在广安建设大型智慧仓储物流基地,带动引领广安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加强与申通、圆通、中通、韵达、顺丰速运及京东物流等大型物流服务商对接,争取到2028年促进2家大型快递物流企业在广安设立分拨中心。鼓励广安物流企业抱团发展或与大型物流企业合作,推动本地物流企业做大做强。
3. 搭建数字化信息平台。支持物流企业建设物流信息平台,完善订单发布、诚信管理、资金结算等功能,形成车货匹配、运力优化、信息发布、仓储交易、供应链等一体化、智能化综合物流服务。推动物流信息平台与重庆相关物流公共信息平台链接互动,促进广安物流市场供需在重庆物流市场带动下整体融合发展。推进物流智慧化改造,深度应用数字技术,发展智慧物流枢纽、智慧物流园区、智慧仓储、数字仓库等新型物流基础设施。到2028年,建设引领全市物流企业、与重庆相关公共信息平台互联互通的信息平台1个,打造智慧物流园区1个以上、智慧仓储或数字仓库1个以上。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地各相关单位要围绕建设重庆都市圈北部物流副中心目标,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和任务,及时协调解决推进中重大事项和具体问题,确保工作高效推进。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按照任务清单制定具体行动方案,务实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二)加大政策支持。积极争取国家、川渝两省市帮助支持,激发物流企业发展活力,最大限度获得上级对广安物流产业项目、激励政策的支持。修订完善物流支持政策,千方百计降低物流企业用钱、用地、用能、用人等方面的要素成本,进一步优化放管服,降低制度性成本,支持物流企业平稳健康发展。
(三)积极对接争取。各地各相关单位要主动加强与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交通运输委、口岸物流办等沟通工作,在项目规划、政策衔接、通道建设、主体培育、产业融合等方面加强渝广两地整体设计和协调推进,促进渝广两地物流服务快速发展。
广安市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暨
推进区域协同发展领导小组
2024年12月31日
相关附件: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