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自然地理

2024-05-27 15:32 来源:邻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访问量:1
【字体: 打印

土地

全县土地类型多、耕地比重较小、利用不够充分、潜力较大。土壤类型有黄壤土类、紫色土类、冲积土类、水稻土类。黄壤土类分布于海拔500米以上的低山区风化度较深胶体品质差重壤至粘土施磷效果好宜种度广、占耕地面积的8.52%;紫色土分布于丘陵、平坝或山地富含钾、磷、镁、锰元素母质风化浅肥力高占耕地面积的39.9%;冲积土分布于溪河沿岸阶地上土质肥沃耕作方便占耕地面积的0.5%:水稻土经长期水耕而成占耕地面积的51.08%。

水资源

地表径流总量9.011亿立方米地下水总量5.7848亿立方米工程蓄水0.72亿立方米全县水资源总量16.560813亿立方米。总体说来水资源贫乏而且资源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大洪湖沿岸水资源较丰富而石灰岩山地因降水渗漏而成为贫水区。

生物资源

江河、塘库有鲤科、鲍科、鲶科、合鳃科等鱼类20余种盛产鲢鱼、草鱼、鲤鱼。主要野生动物有47科约150种,有大灵猫、水獭、雕号鸟、雀鹰、苍鹰、雉鸡等珍贵动物;主要野生植物有78科约500余种有马尾松、银杏、三尖杉、红豆杉、润楠等珍贵植物有玉兰、海桐、石榴等观赏植物有牛藤、荆芥、血藤、防风、接骨木、一枝箭、桅子等药用植物。

矿藏资源

境内地质构造复杂。矿藏资源较为丰富已探明或已发现的矿藏有27种。有钢铁基本金属矿的菱铁矿、锐钛矿;稀有金属矿锂、铍;分散元互不矿镓、锗;冶金辅助原料矿耐火粘土、硅石、石灰岩、白云岩;化工原料矿磷、硫铁矿、卤水;建筑材料矿辉绿岩、玄武岩、高岭土、石膏、石英;燃料矿煤、天然气、油页岩。二叠纪龙潭煤系和三迭纪须家河煤系原煤蕴藏量3.44亿吨。龙潭煤系煤层达2.5米是华蓥山煤田的重要产区。菱铁矿地质储量3343.5万吨。矿石品位35—42.5%;铝土矿含二氧化铝38—44%地质储量1190万吨;石膏地质储量2877.5万吨硫铁矿广泛分布于华蓥山蕴藏量丰富。天然气储存于三个背斜、两个向斜中是川东气田的重要采区。

旅游资源

邻水县历史悠久山水相间旅游资源较为丰富。自然景观方面有以宝鼎为主体的华蓥山佛教圣地有集峰丛、森林、积雪、云海为一体的华蓥山石林有碧波万顷、岛屿萦回的“千岛洪湖”有巨壁摩天、曲折幽深的御临河小三峡有高山夹岸雾气萦萦的小南海温泉有中国八大矿泉水之一华蓥山矿泉有气势磅礴白练飞漱的望月瀑布群有苍翠欲滴空气清新的“川东竹海”有避暑胜地罗家洞森林公园有“生物活化石”倒须沟桫椤林有扑朔迷离景物荟萃的九峰溶洞群;有沟壑纵横峡高谷深的龙须沟风景区有以明清古民居建筑为特色的汤巴丘民俗自然风景区。人文景观方面有书岩石刻、灵宝山石刻、黄陵石刻、无粮寺摩崖造像、千佛崖摩崖造像、塘湾山崖墓、石庙寨崖墓、银鼎山八角楼等等。

气候

境内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其主要特点是:“冬暖春早夏长秋短”、“冬春雪少寒潮频初夏闷热多梅雨盛夏伏旱有洪涝秋季凉湿多绵雨”。秦巴山地的屏障作用减轻了冷空气的强度县内三条山脉平行展布进一步减弱了寒冷的程度。盆地高空为温暖的西风南支急流所控制加强了冬暖的特性。加之境内地形复杂纬度较低冬夜不长云雨丰富风力微弱辐射冷却大为减弱增温、保温的地形效应十分明显冬季较相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暖和。多年平均气温16.9℃1月平均气温6.1℃极端最低气温3.8℃。夏季受东南季风和西藏副热带大陆高压合并控制闭塞的地形不利透风日间增温迅速:夜间云层较厚热量难以逸散水汽吸收的地面长波返回地面夜间气温降低较慢以致出现连晴高温天气。7月平均气温27.3℃极端高温可达40.5℃。如太平洋高压弱移时间提早则雨季提前:如高压势特别强则出现干旱。入春后南方温暖气流北上升温较快稳定上升至10℃的平均初日为3月15日比上海提前20天。北方寒流南下时大约7天左右有一次降雨降温过程。秋季因地形阻滞冷暖空气消长不下日照少雨天多平均气温略高于春季。多年日平均气温在5℃以上的持续期348天在0℃以上的持续365天霜日100天。年平均降水量1206.8毫米全年各季降水量分配不均常年夏季平均降水量528.8毫米冬季平均降水量66.5毫米春季降水量302.5毫米秋季降水量309.1毫米。

地形特征

在四川卫星照片影像图上邻水县岭谷相间的轮廓清晰可见。即平行展布的三个背斜为山岭其间的两个向斜为谷地构成“三山两槽”的平行岭谷地貌。山顶因长期剥蚀出露石灰岩、泥灰岩发育成岩溶槽谷(俗称“内槽”)。槽谷两侧为突起的单斜山脊走向与背斜构造成一致。向斜谷地发育成丘陵在横剖面上向斜两翼的单斜丘陵分布于单斜山下呈迭瓦状向单斜山升高。纵谷、横谷分割单斜丘陵丘间坳谷、浅凹地发育丘顶呈链珠状沿岩层走向分布、多呈剥蚀状。向斜轴部的石永、荆坪以及王家骑龙寨、文家山一带岩层形状平缓经流水切割为台状五陵。而大部分地段丘顶被剥蚀成锥状丘陵。

华蓥山、铜锣峡、明月峡三个背斜均高于向斜平均高1000米主峰高登山海拔1704米是四川盆地底部最高峰与山麓干坝子的高差为1400米。铜锣峡、明月峡两个背斜与向谷地的高差都在500米以上。

发源于三条山脉的溪河向源头侵蚀切削形成若干U形河谷与峭壁顶端高差多在50—100米以上构成山内外的天然通道。

三个背斜轴部均由碳酸盐构成岩溶地貌较发育次一级残丘、洼地、落水洞、溶洞、石芽、冲沟广为分布。九峰、甘坝、华蓥乡境内溶洞曲折幽深。高登山、茨竹院子石林千姿百态蔚为壮观。华蓥山周家堂、上坝子以及铜锣山贵人槽、昌家槽等地有平坦的溶蚀洼地为山区的稻谷集中产地。

海拔500米以上为山地,面积123万余亩,占全县总面积42.59%;海拔500米以下为深丘、浅丘或台地;面积129万余亩,占全县总面积的44.73%;溪河沿岸有面积大小不等的水平阶梯分布,平坝面积36万余亩,占总面积的12.68%。

【我要纠错】
  •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