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复盘推演找“病根”。利用公共资源交易系统、政治生态分析研判系统等,从立项审批、招标事项核准、招标代理确定、招标文件编制、招标公告发布、专家抽取、开标评标、中标人确定、保证金缴纳、合同签订等环节,对招标投标活动进行全流程再造,按项目逐个拆分、逐项复盘、逐步推演,多角度、多层次挖掘风险漏洞,组团式研判可能涉及的风险点,“沉浸式”探讨可能出现的“不规范”行为。2023年以来,全县召开专题会议5次,研判漏洞29处。
二、联合惩戒祛“顽疾”。针对无正当理由放弃中标资格,恶意增加招投标资金成本、时间成本、人力成本,投标人违法成本偏低等梳理出来的问题,联合县住房城乡建设局、县综合执法局、县司法局等单位集体会商,专门形成惩戒责任体系,明确职能职责,落实惩戒措施,形成惩戒合力。对无正当理由放弃中标资格的中标人,一律依法取消中标资格,不予退还投标保证金,给予行政处罚并将其失信行为在“信用中国”等网站进行公示。2023年以来,已实施失信惩戒2起,罚款9000余元。
三、建章立制打“补丁”。坚持边整改、边完善、边规范,建立“全面研判—适时堵漏—整改提升”闭环管理工作机制,通过动态监测、智能分析、及时预警等,督促招标人审慎设置投标人资质、业绩等资格条件要求和评标标准,及时规范发出中标通知书,推进招标标准、投标资格限定、中标人确定等实现科学规范,变“软指标”为“硬杠杠”,实现标准可见可看,不断补强机制短板、堵塞制度漏洞。目前,制发《邻水县关于对无正当理由放弃中标资格的中标人进行失信惩戒五条措施》,向社会公布惩戒情况1次。(县发展改革局 严雪梅 李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