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川渝高竹新区的四川方鑫科技有限公司注塑车间内,10台新型注塑机正赶制发往重庆的订单产品。“90%以上的产品配套重庆市场。”公司财务经理李杰菊介绍,作为园区首批入驻企业,方鑫科技通过技改提升效率,月产能达1.5万台套以上。
今年以来,邻水县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深入实施同城融圈首位战略,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引擎,锚定“打造川渝地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重要配套基地”目标,做深做实重庆配套文章,做强产业优势,推动邻水工业经济集群集聚、高质量发展。
设备更新激活企业新动能
图为 | 航拍广安高新区一隅。(张天文 摄)
这里是广安高新区的四川酷泰克制冷科技有限公司实验室,技术人员正对冷藏车进行恒温恒湿测试。“每台设备必须通过模拟极端环境考核才能出厂。”公司品质部部长胡耀表示,公司投资600多万元升级智能检测系统,打破传统人工检测的数据孤岛,实现-40℃至60℃环境模拟,确保产品可靠性。
酷泰克是邻水老牌制冷企业,主营汽车空调及新能源物流车热管理系统,重庆市场占比超80%。2024年,公司投资600多万元引进智能化生产、检测设备,新设备不仅减少了人力投入,还让生产效率大幅提升,为公司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胡耀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升级实验室,模拟高海拔、强降雨等复杂环境,拓展冷链运输市场。
邻水县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邻水工业正处于新旧动能转化的关键期,全县正推进“智改数转”行动,淘汰落后产能,培育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力争下半年新增规上企业9户、配套企业7户以上。
科技创新开辟产业新赛道
图为 | 四川莱彩金属表面处理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正在赶制高质量的汽车冲压件产品。(张天文摄)
8月20日,在川渝高竹新区的四川莱彩金属表面处理有限公司车间内,冲压设备高速运转,为新能源汽车生产零部件。“落户邻水看中其区位优势和产业链配套。”公司副总经理罗辉说,公司半小时供应链覆盖90%供应商,已配套问界、阿维塔等新能源车企,年产能预计突破200万套。
同样来自重庆的四川赛特制冷设备有限公司,凭借33项专利占据新能源商用车空调市场近30%份额。公司主管李小庆表示:“重庆市场提供了巨大机遇,我们将深化与车企合作,推动智能制造升级。”
创新驱动是推动新型工业化的第一动力。今年以来,邻水县立足创新提升,实施装备制造业升级计划,量身定制“一企一策”精准帮扶方案,大力培育规上企业、龙头企业,全力推动“小升规”“规上市”,发展产业集群、提档承载能力,推动工业经济提质增效。
“同城融圈”深化区域协同
图为 | 四川方鑫科技有限公司注塑车间一派繁忙。(张天文 摄)
作为四川距重庆主城最近的县,邻水依托“半小时经济圈”优势,深度融入重庆产业体系。川渝高竹新区通过土地、税收等政策吸引重庆企业转移,已集聚50余家配套企业,形成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
目前,全县已形成以赛特制冷、航勰汽车等5户企业为核心的汽车空调产业链、辰舜科技等7户企业为核心的汽车安全带产业链,以湘邻科技、拓普汽车等23户企业为核心的汽车内外饰产业链。1—7月全县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销售收入28.42亿元、增长5%。
邻水县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邻水县将紧紧围绕重庆汽车产业发展趋势和本土汽车产业现实基础,大力开展智能网联新能源“建圈强链”行动,深化与重庆毗邻地区产业协同;同时,坚定不移培育新质生产力,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通过提升科技创新平台能级、育强企业主体、引育高端人才等多措并举,打造创新良好生态,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为企业的快速成长和全县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图为 | 广安高新区科创中心。(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