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杯”2025四川省青少年田径锦标赛昨日在邻水县落幕。邻水县健儿创历届最佳战绩,获3金7银4铜,88人获省运会资格。佳绩源于该县深化体教融合,聚焦后备人才培养,实施“专业人才+特长生”双轮驱动,构建“校—学区—县”三级赛事体系,形成了田径、女篮等优势项目集群,人才培养“出圈又出彩”。
专业教练团队让特长生学训两不误
图为 | 2025年四川省青少年田径锦标赛现场。(冯强 摄)
“多亏了黄教练的悉心指导,让我站到了最高领奖台。”7月16日,在女子乙组1500米决赛上以4分52秒07的成绩力压群芳的邻水中学学生林涵赛后兴奋地告诉记者。
据邻水中学田径队总教练黄运光介绍,林涵是一名刻苦、有特色的中长跑运动员,针对这部分特长生,学校通过整合校内、县内资深教练资源,组建了专业田径教练团队。这些专业教练不仅承担日常训练任务,还定期为基层体育教师开展培训。
“我们要求每位教练必须带教学骨干教师,实现‘引进一个,带动一片’。”黄运光说,“以前我们最头疼的就是专业教练短缺,现在有了专业团队的科学训练,孩子们进步特别快。”
在科学训练的同时,邻水县也注重特长生学习成绩的提升,分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习阶段,创新实施体育特色课、特长班、运动员文化课学习基地等“体教融合”培养模式,确保学训两不误。数据显示,近两年该县体育特长生本科录取率达75%,其中13人考入北京大学等知名院校。“我们不仅要培养运动员,更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县教科体局相关负责人强调。
该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以承办省十五运为契机,一方面加大高层次专业人才引进,研究制定《邻水县高水平教练和专业人才引用办法》并出台《邻水县参加重大比赛奖励办法》,计划在3年内建立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和评价绿色通道,吸引10名高水平足球、体操、游泳教练员等入驻邻水以带动提升训练水平;另一方面强化竞技体育人才培育,用好用活高中学校体育特长生招生政策,完善招生机制,加强体育后备人才储备,采取本地加委托培养模式狠抓体育后备人才培养。
从“班级联赛”到“县级争霸”的进阶之路
图为 |邻水二小女篮比赛实景。(资料图)
7月17日,2024-2025李宁杯·中国小学生篮球联赛西部赛区比赛落幕,代表四川省参赛的邻水县第二小学女子篮球队奋勇争先,斩获亚军,挺进全国八强。
教练甘小庆介绍,学校紧扣“阳光体育、快乐篮球”主题,积极开展校园篮球特色活动,通过组织班级、校级篮球比赛,吸引学生广泛参与,进一步发现“好苗子”,组建学校优秀女子篮球队,出战省、市、县级比赛,屡创佳绩,直至此次获得西部赛区女子U12组比赛亚军,征战全国总决赛。
打篮球、踢足球、跳绳、踢毽子……在邻水每一个校园,处处可见跃动的青春身影。
据县教科体局体育股相关负责人介绍,邻水县创新推出学校、学区、县级三级运动会赛事模式,“校级联赛”覆盖所有学生,确保“周周有活动”;“学区选拔赛”每学期举办,“县级锦标赛”优胜者获得相应奖励,让青少年体育基因拔节生长、各项赛事百花齐放。
“以前各校各自为战,现在通过联赛形成了‘人人爱运动’的氛围。”高滩镇中心小学校长屈江凡表示,今年3月坛同教育督导责任区2025年春季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举行,在这种独创的“学区联赛”模式下,该责任区全部12所中小学校共362名运动健儿参加,比赛设置小学甲组、乙组以及初中组6个组别50个项目,展现了运动员们极高的竞技水平和顽强的精神风貌,推动了青少年体育运动的蓬勃开展。
图为 |坛同教育督导责任区2025年春季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现场。(资料图)
县教科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下一步工作中,将巩固现有优势项目(田径、女子篮球等)基础上,新建羽毛球、男子足球、男子篮球、柔道、游泳等5个优势项目,新建立男子篮球、羽毛球、游泳3个竞技项目基地校,同时,计划每年举办各级运动会不少于4次,力争5年内引入2项省级以上受众面广、观赏性强的高水平体育赛事落户邻水,不断完善赛事体系构建高水平竞赛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