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工作安排,现将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强化领导干部法治理念。一是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传达学习邻水县依法治县2024年工作要点、法治建设工作要点并做了工作部署;传达学习省委、市委、县委对2024年法治建设工作重要部署系列会议精神,动员部署全局干部职工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二是对法治建设工作进行了重要安排,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关于2024年会前学法安排的通知》(广邻环发〔2024〕1号)和《广安市邻水生态环境局2024年全面依法治县工作要点》(广邻环发〔2024〕25号)文件,坚持职工大会会前学法制度,建立全面依法治县宣传工作机制,完善法治建设重大决策、重要文件等备案制度。将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列入年终述职内容。三是印发《广安市邻水生态环境局“法治账图”》,全面推广应用“法治账图”成果,完善法治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推动形成上下联动、分级负责、层层落实、同频共振的法治建设工作格局。四是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参加2024年度四川省国家工作人员学法,推动以考促学、以考促用,参学率达到100%。
(二)纵深推进政府职能转变。配合推进渝邻法治共建,健全渝邻两地行政执法联动响应和协作机制,健全跨界流域污染防治长效机制,联合开展生态环境领域行政执法监督检查。2024年与重庆渝北区、垫江县常态化开展跨区域环境联合执法共3次,推动了环境质量提升。与重庆市渝北区、长寿区开展跨流域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
(三)健全政府信用管理体系。一是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专人专岗,细化责任分工,形成齐抓共管工作格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制定《广安市邻水生态环境局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明确了依申请公开工作的办理流程、办理时限及办理要求,规范推进政府信息公开。二是定期召开党组会,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与业务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时组织开展公文公开属性认定、政府信息公开流程等专题业务培训3次,集中学习依申请公开办理流程2次,切实提高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责任意识和业务水平。三是加强与法院、司法、信访等部门沟通,强化事后预警推动依申请公开争议源头实质性化解,最大程度规避因信息公开引起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风险。2024年共受理依申请公开事项3件,予以公开3件,答复率100%,满意率100%,未发生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四是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健全信息发布和政策解读机制,2024年政务信息公开130余条。
(四)提升科学民主决策水平。坚持科学民主依法行政决策,制定重大行政决策事项清单,做好重大决策预公开工作,严格落实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决策执行、决策后评估等程序,完善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管理、过程记录和材料归档制度。
(五)持续优化法治营商环境。一是按照县委“1234”生产力空间布局和“1136”工作思路,健全公平竞争制度体系,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2024年排污许可证办件59件,其中首次申请9件、变更42件,审批部门变更 6件,指导企业排污登记100余家。2024年我局共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30个(实行承诺制审批建设项目10个),帮扶指导企业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150余家,帮扶企业选址40余次。二是落实生态补偿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2024年,我局对10个破坏生态环境资源案件启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并组织赔偿义务人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环保宣传,提高保护环境意识。
(六)加强行政规范化文件管理。一是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制定实施《广安市邻水生态环境局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治审核制度实施方案》,开展行政执法“三项制度”集中培训,执法中学以致用。二是严格执行《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生态环境行政执法文书制作指南>的通知》(环办执法〔2024〕9号)规定的执法文书、执法用语标准、行为规范、案卷归档等,全面规范执法行为。三是推进双随机移动执法、“互联网+监管”,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对涉及查封扣押、处罚调查取证、送达等容易产生争议的执法环节进行全程录音录像和拍照记录。
(七)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深入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严格贯彻执行行政执法标准。探索开展一体化执法检查,按要求印发“一目录、五清单”并在县人民政府网站公示。我局组织开展了重污染天气企业排查、畜禽养殖专项检查、环境安全、重点行业VOCs排放企业等4个环境执法专项行动,共立案调查21件,下达处罚决定书13份,处罚金额39.36万元,2024年罚款入库62.15万元,下达责令改正违法行为通知书25份。我局通过“四川省环境监察移动执法系统”开展执法任务189件,其中自发执法任务78件,系统派发双随机任务111件。通过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开展非现场检查12家次,要求全体执法人员在现场执法使用5G执法移动终端进行全过程记录,保障执法检查和线索取证、录入执法效率。
(八)积极应对行政争议纠纷。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建立健全行政执法投诉举报制度,加强行政执法评议考核,积极配合做好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工作,2024年我局不涉及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2024年以来,累计接受来信、来电、来访及网上信访件共计98件,其中来信来函来访6件,市局交办11件,来电26件、平台信访51件、其他单位线索2件,网络舆情2件。涉水27件,涉气26件,涉扬尘13件,涉噪声17件,涉土5件,其他类10件。已全部妥善处理,办结率100%,满意率100%。
二、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2024年,我局的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问题。一是普法思想认识不高。执法与普法结合力度不够,部分执法人员法治意识、法律素养不高,自觉运用法治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方式方法还需要进一步创新,普法与用法结合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二是宣传广度深度不够。宣传形式比较保守,对于一些特殊群体的针对性不强。要创新宣传方式,利用微信、媒体等开展多种多样的宣传,加深群众法治意识。
三、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为切实加强我局依法行政工作,加快法治政府建设,印发了《关于调整推进全面依法治县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广邻环发〔2024〕9号)文件,将政策法规股设为领导小组办公室,形成了局主要领导亲自安排部署,各分管领导齐抓共管的局面,保证依法治理、法治政府建设和普法工作正常有序地开展。制定了《广安市邻水生态环境局2024年全面依法治县工作要点》、《广安市邻水生态环境局“法治账图”》和《关于2024年会前学法安排的通知》等文件,全力推进法治建设。二是严格履行行政决策法定程序。集体审议通过行政处罚13件,行政许可30个,有效保障依法依规民主科学决策,提高政府公信力。三是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落实。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推进双随机移动执法、“互联网+监管”,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对涉及查封扣押、处罚调查取证、送达等容易产生争议的执法环节进行全程录音录像和拍照记录。四是强化法律顾问作用。严格执行法律顾问制度,与四川顿开律师事务所鲁伟、陈后云律师签订聘任合同,在环保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重要事项中,发挥法律顾问事前咨询论证、事中审查把关、事后监督救济的积极作用,并建立健全法律顾问审查工作机制,2024年法律顾问参与审议文件、合同、案件共3件。五是自觉维护司法权威,加强行政复议和应诉案件办理。按照国家、省部署,积极配合推进行政复议体制改革,积极做好局内行政复议案件相关工作。2024年,我局不涉及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六是完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印发《邻水生态环境局2024年党政主要领导学法用法记分管理办法任务分工》和《广安市邻水生态环境局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23—2025 年)》,强化干部职工学法用法,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度。
四、2025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主要安排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把习近平法治思想列入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和各党组织“三会一课”重要学习内容,切实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到生态环境工作全过程,全力推进全县法治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深化法治宣传教育。落实普法责任,不断拓宽生态环境普法的广度和深度。结合“6.5”环境日、“8.15”全国生态日、“12.4”宪法宣传日等大型主题活动,继续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公民的环保法治理念和素质,抓好领导干部法制教育,不断增强普法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三)规范行政执法工作程序。依托现有的移动执法系统,逐步优化案件的查处、文书的制作、资料的查询和归档,以及行政处罚案件的审核信息同步录入,实现行政处罚的全流程电子化管理,不断规范行政执法工作程序。
(四)继续严格执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对照新修订的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要求,结合我局工作实际,严格执行做好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抓好规范环境执法、梳理权责清单、做好行政复议和应诉、规范性文件清理清查等常态工作落实,确保依法行政扎实高效。
五、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