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季节限定︱在邻水,有一种情结叫“清明粑粑”

2024-04-07 16:34 来源:县融媒体中心 访问量:1
【字体: 打印

又是一年春草绿,又是清明思亲时

清明节既是自然节气

也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这一天

也有不少民间传统

除了祭祖、踏青、扫墓等活动外

还有吃清明粑粑的习俗

以示对先人的悼念之情

人间芳菲四月天,清明粑粑满面笑。清明将至,邻水县高滩镇子中中心学校组织师生走进当地家庭农场开展清明粑粑制作活动,体验传统美食的手工制作工艺,领略传统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

“这个时候掐清明菜,要掐到5、6片,最多7片叶子,掐长了就比较老、掐少了又比较浪费,这样的叶子做成的清明粑粑最巴适,传统的清明节前就是喜欢吃这个粑粑。”春天的阳光与雨水相遇,催绿了田野里的野菜,同学们手提竹篮,走进有趣又迷人的乡间田野,大家围拢在八家山家庭农场主谭钦国四周,听取清明菜的形态与长势的介绍,以及摘取清明菜动作要领的讲解。

同学们按照学到的技术要领,走进荒坡、来到田坎,摘下一朵朵嫩绿的清明菜。清明菜是制作清明粑粑必不可少的主材料,在家庭农场后厨,农场主对同学们刚采摘回来的清明菜进行了清洗、焯水、切碎,然后把清明菜汁加入按一定比例混合好的糯米粉,用力揉搓均匀,清明粑粑的面皮就制作好了。馅料是清明粑粑的灵魂,农场主精心挑选了老腊肉、萝卜干、咸菜、野葱等物料,下锅炒熟混匀备用,接下来就是包馅环节了。

 

“要把面皮搓圆,一人捏一坨,大小要适中。”谭钦国向同学们讲到。

所有的材料准备完毕,同学们就把面皮捏成拳头大小,再把馅料放入其中,摆放到蒸笼上锅蒸煮,出笼的清明粑粑外观由翠绿变成了深绿,同学们拿着亲手制作的清明粑粑,吃在嘴里倍感软糯滑爽和清香可口。

 

“我知道做清明粑粑的主要材料是清明菜,在揉搓时要反复揉搓、上下揉搓,直至没有小团为止,这样做出来的清明粑粑更加软糯可口;在包馅的时候要把清明粑粑搓成圆球,再用大拇指从中凹下一个洞,再把提前炒好的馅料加进去,再搓成一个圆球,上蒸锅蒸20分钟,这样一个软糯可口的清明粑粑就制作成功了。”该校学生谭雯尹说到。

清明粑粑,又称清明粑。它不仅是清明时节独特的美食之一,更是一种情怀、一种难得的乡味,承载着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此次制作清明粑粑活动,为孩子们带来了一次难忘的体验,饱含着大家对传统民俗文化的深情。

“碧玉团圆满屉香,食过清明粑粑,方知春天。在制作过程中,我体验到制作传统美食的乐趣,让我深刻体会到传统美食不仅是味觉的回忆,更是文化的延续,我们要把这种民俗一直传承下去。”该校学生王诗涵表示。

【我要纠错】
  •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