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邻水县多点发力让群众“菜篮子”拎满幸福

发布时间: 2024-11-27 15:58   来源: 邻水县融媒体中心   浏览量:     【字体:

“菜篮子”里装着大民生,也盛满了百姓的美好生活,做好“菜篮子”工作,是确保居民生活品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一环。邻水县认真落实主体责任,从生产端的稳产保供到市场流通端、管理端的持续提升,积极推进“菜篮子”工程高质量发展,让“菜篮子”拎得稳更拎得好,“蔬”写百姓好日子。

建好“菜园子”  丰富群众“菜篮子”

挖沟起垄、薄施底肥、埋根培土......11月24日,邻水县丰禾镇容创好蔬菜生态农场,10多位村民抢抓晴好天气,正忙着进行折耳根栽培作业。

“这是我们今年新引进的折耳根产业,目前已完成15亩的折耳根栽培,余下3亩预计在2天之内完成。”该农场业主张培洪告诉记者。

该农场位于邻水县丰禾镇高礅河蔬菜现代农业园区核心区,占地约300多亩,以种植萝卜、榨菜、甜糯玉米、豌豆尖等生长期短、种植简易、方便管理的应季蔬菜为主。

在保障“菜篮子”产品供应充足、稳定的同时,该农场更加注重“菜篮子”日益多样化、品质化的需求。今年下半年,该农场依托当地水源条件充足、气候条件适宜等优势,以蔬菜种植结构调整为突破口,着力在选准特色品种、延伸产业链条、加强技术创新、激发产业活力上下功夫,因地制宜发展早期蔬菜品种,适时引种芫须、折耳根等经济效益高、市场销路广的蔬菜品种,走差异化发展路子,促进蔬菜供给质量和效益双提升。

“折耳根又名鱼腥草,是一种常见的药食同源类的风味野菜,也是市民餐桌上的常备菜,深受市民欢迎。”张培洪介绍,折耳根按食用方式不同,分为红芽、青根子,第一批折耳根预计明年6月份上市。

“菜篮子”稳产保供连着城乡两头,不仅是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连接城乡、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纽带。今年以来,邻水县聚焦蔬菜特色产业发展,科学规划布局特色蔬菜产业基地建设,持续巩固城北镇1500亩贵人槽蔬菜基地,提质扩面丰禾镇高礅河蔬菜基地2000亩,力争蔬菜全年总产量达70万吨左右。遍布城乡的“菜园子”构建起了“菜篮子”稳定的生产源头。

市场“换新颜”  幸福装满“菜篮子”

11月25日上午,位于邻水县鼎屏镇北街104号至110号的北街农贸市场升级改造项目施工现场,10余名工人正忙着进行射灯架安装等木工装饰作业。

“本月底完工,下月初交付业主正常使用。”项目施工方负责人邹建明介绍,该改造工程总投资110余万元,包括摊位、地板、墙面、门头、水电气等基础设施改造工程,以及吊顶、风扇、卫生间等新增建设工程。自10月份进场施工以来,为确保该项目高质量推进,施工方科学调度,上足人员和设备,严控工程建设质量,加快施工进度。目前,摊位用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已经改造到位,新增建设工程接近尾声,整个工程已完成90%的施工任务。

据悉,北街农贸市场始建于1997年,1998年2月正式投入运营,占地面积约1100平方米,经营面积约700平方米,改造前内设摊位47个,包括卤制品、鲜肉、蔬菜、咸菜、干鲜、烧腊共6个经营区域。经过20余年的运营,市场外观显得很陈旧,摊位较为破旧,还存在安全隐患,水电、通风、消防等设施不能满足群众日常生活所需、现代市场经营的需要,也影响了农贸市场的整体形象。

为进一步提升市场质量,促进市场整体繁荣稳定,打造一个“干净、整洁、美丽”的农贸市场,根据县商务局的统一安排,于10月初开始动工对该市场进行全面升级改造,按照集块分区经营原则,共设38个固定摊位以及三个门市、三个备用摊位。

据邻水县粮油发展有限公司产业发展部经理秦文光介绍,该市场全面建成后,将主要经营干鲜、卤菜、鲜肉、蔬菜、水产、冷链、熟食品、水果等,极大满足北街片区各小区、学校、机关等单位5、6千人日常消费需求的同时,也为群众营造出一个整洁有序、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农贸市场是城市最具“烟火气息”的地方,关系着群众“菜篮子”的安全。近年来,邻水县聚焦民生福祉,从完善设施、提升功能、强化服务等方面着手,深入推进农贸市场升级改造,着力解决农贸市场存在的突出短板和问题,不断提升农贸市场的“颜值”和“内涵”,稳稳托起老百姓“舌尖上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