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邻水县民政局关于县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第174号提案办理情况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 2025-07-09 08:39   来源: 县民政局   浏览量:     【字体:

李**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城乡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建议》(第174号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增强父母责任意识”的回复

(一)强化法律责任意识教育。一是开展普法宣传。通过社区讲座、学校家长会、短视频等形式,向父母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等法律中关于监护责任的具体条款(如不得遗弃、虐待未成年人,需保障其受教育权等),明确违法后果,以法律威慑提升重视程度。2025年已开展线下普法宣传8场次,受益群体达1万余人,线上宣传常态化开展。二是聚焦离异家庭。离婚登记时,民政部门需明确告知父母双方对子女的法定监护责任(如抚养费用、探望频率等),避免因家庭矛盾忽视孩子需求,必要时介入调解,确保未成年人权益不受损害。三是典型案例警示。用真实案例(如因监护缺失导致未成年人受伤害的事件)开展警示教育,让父母直观感受监护失职的危害,强化“监护是法定义务”的意识。

(二)提升家庭监护教育能力。一是系统培训引导。由政府主导,组织发动社区社会组织开展免费的家庭教育,内容涵盖未成年人心理发展规律、沟通技巧、安全防护知识(如防溺水、防性侵)等,帮助父母掌握科学监护方法,避免因“无知”导致责任缺失。针对务工父母,通过“家长学校”线上平台、定期寄送家庭教育手册等方式,弥补其因距离产生的监护缺位,强调“委托照护不代表责任转移”,督促其每周与孩子保持情感沟通。2025年已开展5次培训,惠及1200多个家庭。二是受托监护评估。对受托监护家庭进行能力评估,不具备监护能力的,儿童督导员和儿童主任及时进行干预,调整监护人。三是榜样示范带动。邀请优秀家长分享监护经验(如何平衡工作与陪伴、如何引导孩子养成好习惯),通过身边案例激发父母的责任感,形成“比学赶超”的氛围。

(三)开展优良家教家风教育。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示范作用,利用家庭教育讲师团,在社区、学校广泛开展家庭教育讲座,宣讲好家风、好家训和“最美家庭”优秀事迹,帮助家长建立科学文明的家庭教育理念。

(四)强化激励引导问责惩戒对屡教不改的监护失职行为(如长期不履行抚养义务、放任未成年人辍学),依法采取法律手段,如强制接受家庭教育指导、甚至撤销监护资格等,以法律手段倒逼责任落实。20249月通过法院采取强制措施,让梅某某(母亲)对秦某某(女儿)履行监护义务。坚持正向激励引导,通过评选“优秀监护家庭”,给予荣誉表彰或政策优惠(如社区服务优先、教育资源倾斜等),让父母感受到履行监护责任的价值感,从“被动履行”转变为“主动担当”。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宣传教育,加强统筹谋划,协调推进“六大保护”政策宣传,深化家庭监护教育认识,落实好家庭监护职责。

二、关于“建立档案和跟踪机制”的回复

(一)全面摸底排查建立档案。由县级民政部门牵头,组织乡镇政府、村(居)委会等,发动儿童督导员、网格员等力量,以入户走访、学校信息对接、自主申报等方式,对留守儿童进行全面排查,准确掌握其家庭、监护、就学、行为表现等情况,收集留守儿童本人及家庭数据,录入全国儿童福利信息系统,为动态跟踪管理奠定基础。实行动态管理,定期对留守儿童及家庭情况进行评估,每年至少2次,重点对象随时评估。村(居)委会建立动态监测报告制度,对新增留守儿童及时录入信息,对父母返乡的实行退出制度。截至20256月,已在平台录入留守儿童信息3212人。

(二)建立“三级联动”跟踪网络。县民政局统筹,负责数据分析和跟踪督导,协调资源解决城乡留守儿童存在问题;25个镇儿童督导员每月核查辖区内留守儿童档案更新情况,及时发现新增留守儿童录入系统,解决村(社区)上报问题;335个村(社区)儿童主任与留守儿童或委托监护人沟通,记录孩子生活学习状态、监护人履职情况,发现异常立即上报各镇。

(三)形成部门信息联动机制。与教科体局、妇联、残联等部门共享档案信息,协同开展关爱帮扶,切实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四)实施分类帮扶跟踪机制。根据评估结果,对不同情况的留守儿童采取不同帮扶方式。如评估结果为较好的采取关心式帮扶,重点关注生活学习娱乐情况;评估结果为差的实行保护式帮扶,针对性地组织落实监护指导,开展助学、医疗救助等专项救助服务。2024年对14名留守困境儿童进行助学救助,资助资金7.1万元。下一步,我们将基于我县留守儿童共性需求、对发现的个别化问题,联合部门力量启动干预程序,构建“档案—需求—服务”闭环体系,进一步完善关爱服务体系。

三、关于“营造关爱氛围”的回复

(一)加强儿童阵地建设。已完成县级邻水县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建设并投入运营,规划建设25个乡镇未保工作站、建成了335个村级儿童之家,提供图书借阅、体育器材、休闲娱乐基础服务设施,为留守儿童提供活动场所。

(二)开展走访慰问活动。联合教科体局、妇联、残联等部门,在寒暑假、开学季、春节等重要节点对留守儿童开展走访慰问,2025年已走访慰问800余名儿童,用心用情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切实营造良好关爱氛围。

(三)建设儿童友好空间。推进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打造儿童友好型社区,在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设置安全有趣的儿童游乐设施,开辟儿童阅读角、手工坊等活动区域;优化社区道路标识、公共设施,保障儿童出行安全和使用便利,让儿童在舒适的环境中成长。

(四)开展儿童文化宣传。利用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体,开展儿童关爱主题宣传活动,如制作公益广告、举办儿童保护知识讲座、组织“儿童友好城市”宣传月等,传播儿童权利理念和科学育儿知识,引导公众关注儿童成长,今年以来,全县开展了200多场儿童文化宣传活动。发挥树立榜样力量,宣传表彰在儿童关爱领域表现突出的个人、家庭和单位,如评选“最美儿童守护者”“爱心公益组织”,分享他们的故事和经验,激发社会各界参与儿童关爱的热情。

(五)强化政策资源保障。完善政策体系,制定并落实儿童福利、教育、医疗等政策,保障困境儿童基本生活,对就医就学存在困难的给予救助;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确保儿童接受优质教育,以实际行动彰显对儿童权益的重视 。下一步,我们将以保障儿童合法权益、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为核心,精准帮扶困境留守儿童,为其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心理疏导、情感慰藉等全方位关爱服务;强化法治宣传教育,提升儿童法治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促进留守儿童及其家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最后,衷心感谢您对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理解,我们将持续深化儿童关爱服务改革,不断提升关爱服务质量,切实增强儿童的快乐幸福感。为促进我县儿童关爱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欢迎您继续提出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