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5-06-30 16:50 来源: 县生态环境局 浏览量: 【字体:大 中 小】
县政协人资环委:
贵委提出的《关于加强流域水环境治理的建议》(第226号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大投入,积极争取环境保护项目和资金的建议
2023年以来,县生态环境局先后成功申报入库项目7个,正在申报入库项目1个,下达中省环保专项资金共4380万元,其中大洪河流域水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完成总工程量70%,2025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千村示范工程”项目涉及9镇12村正陆续招标进场。2025年,县住建局包装争取污水收集处理项目6个,成功申报项目2个,下达资金共8500万元。2025年计划新改建一、二级污水管网分别25.4km、25.7km(涉及合流、柑子、九龙、两河、石滓、兴仁、观音桥、鼎屏、王家、高滩、丰禾、黎家、牟家等13个镇),改扩建污水处理厂(站)3个(丰禾、袁市、坛同),新建污水处理站2个(黎家、牟家)。目前已开工建设管网项目8个(合流、柑子、九龙、两河、石滓、兴仁、观音桥、鼎屏,均在进行清表平场放线),污水处理厂(站)1个(丰禾污水处理厂二期,已完成总工程量25%),其余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前期工作。
二、关于加强工业企业、畜牧养殖行业污水处理的建议
工业企业方面,全县规上工业企业共153户,园区外25户,园区内128户,产业主要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为主。涉水企业严格按照环境影响评价要求,建立沉淀池、化粪池等污水处理设施,经过沉淀进入污水处理站处理,实现工业用水达标排放。石成建材、远业建材等制砂企业通过沉淀池收集后循环利用工业废水,红狮水泥等水泥生产企业通过余热发电冷却水循环利用系统、生活用水二级生化处理系统处理后用于绿化、道路冲洗或循环冷却水补充等方式进行工业用水循环利用,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率达98%以上。畜禽养殖行业方面,目前全县现有规模养殖场共282家,其中在养畜禽规模养殖场155家,采取粪污全量还田、粪便堆肥、粪水肥料化、粪污能源化、异位发酵床模式等5种方式处理粪污,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1.44%。县农业农村局充分利用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通过安装监控摄像头、GPS定位系统、智慧监管平台,基本实现对大部分规模养殖场粪(废)污处理、利用有效监管,实时掌握养殖企业粪污处置情况。同时,严格落实常态化巡查,坚持雨前、中、后排查,建立问题整改台账,实行销号管理。
三、关于进一步完善跨部门、跨区域联动机制,形成水环境治理合力的建议
一是强化联防联控。与重庆市渝北区、垫江县、长寿区签订《突发环境事件联防联控合作协议》《关于建立区域生态环境联防联控合作机制协议》《环境应急管理联动合作协议》等联防联治文件,2024年以来开展各类生态环境调研5次、会商2次、应急演练2次、联合巡河30余次、联合检查企业25家、联合执法3次,推动大洪河、御临河川渝跨界流域水质分别稳定达到地表水Ⅲ、Ⅱ类。二是落实生态环境网格化监管。将全县按镇划分为若干环境网格,明确各级网格员职责,每年通过现场座谈会开展网格员培训,培训人次100余人,提升网格员监管水平,指导各镇、各园区网格员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网格化监管。三是开展专项执法检查。针对畜禽养殖、高密度水产养殖、工业企业等重点行业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充分利用无人机、遥感执法平台等手段开展非现场监管,提升监管效率。2024年以来,共立案查处涉水案件4件。
四、关于不断提升水质监测能力的建议
实时关注大洪河、御临河出入境断面水质自动站监测数据,对全县15条河流52个河长制监测断面每月开展例行监测,各级污水处理设施约42座每季度开展一次监督性监测,全县各级水源地开展以月度、季度、半年为周期的监测,监测指标从28项常规指标到109项全指标不等。同时,为推进流域水质提升改善,及时分析掌握全县流域水质状况,对于水质异常的断面开展加密监测,并第一时间向所在地镇政府发送预警提示函,为问题排查整治提供技术支持。2025年以来共开展监测13次,印发通报4份,预警提示14份,交办通知4份,发现问题25个,完成整改17个,剩余8个正在整改中。
下一步,县生态环境局将结合贵委提出的建议,以“水质向好、管控有力”为导向,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的工作方针,会同相关单位持续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围绕城镇污水治理、园区水污染治理、河湖水质提升、养殖污染整治、生态环境监管等五方面,统筹推进全县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感谢贵委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理解,恳请继续支持流域水环境保护工作,我们将继续为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而努力。
广安市邻水生态环境局
2025年5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