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聚焦“精细化”建设,打造一流高效服务窗口。优化进场服务,建立“绿色通道”和“容缺受理”机制,坚持标前对接指导、标中全力保障和标后跟踪服务,确保项目交易全过程、服务各环节“无缝衔接”;优化咨询服务,设立了咨询服务台,为交易各方主体提供 “全天候”“零拖延”“一站式”咨询,做到咨询服务有专人;优化评审服务,全流程引导评标专家进行身份验证签到、按规定存放电子设备、独立客观开展评标工作等,2024年协调解决评标过程中出现的问题6个,规范了评标现场秩序。
二、聚焦“信息化”建设,打造一流线上服务体验。业务事项“一网办”,2024年完善全流程电子交易服务功能5项,实现建设工程、政府采购、土地矿权和国有产权交易全流程电子化,为交易各方主体提供保证金缴纳、专家抽取、开标评标等“一网通办”服务,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交易项目“异地评”,持续深化与河南、江西、重庆等交易平台合作力度,2024年开展跨平台、跨层级、跨区域远程异地评标3宗,实现优质专家资源跨区域共享共用,有效解决专家资源分布不均和“圈子化”“熟人化”等问题;指尖服务“掌上办”,依托重庆市“标e证”移动CA平台,积极开展移动CA证书跨平台、跨区域互认,市场主体持“标e证”可无障碍参与渝广两地公共资源交易活动,实现交易事项“移动办”“掌上办”,进一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便捷度。
三、聚焦“阳光化”建设,打造一流阳光交易环境。优化公平竞争审查机制,交易文件由经办人员、股室负责人、分管领导、主要领导层层审核把关,重点核查投标人资质资格、业绩要求、评审因素等方面是否落实公共资源交易法律法规、营商环境政策,消除交易环境隐形壁垒;优化质疑投诉处理机制,畅通问题线索举报渠道,实行质疑投诉监管“关口”前移,积极指导招标人对异议和质疑的问题线索进行调查处理;优化交易风险防控机制,聚焦关键岗位、关键环节,2024年新排查廉政风险点7个,制定防控措施7条。2024年常态化开展廉政警示教育、集体廉政谈话、廉政党课等7次,全覆盖签订廉洁自律承诺书19份,助推工作人员依法依规开展交易。(县公管办 古林艳 审签:殷孟春)